时尚生活网 加入收藏  -  设为首页
您的位置:时尚生活网 > 百科知识 > 正文

目录

1,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

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

化学是我们在初三接触的一门新学科,怎样学好化学呢?掌握化学知识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,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 总结 吧,希望可以帮助大家!  一、基本知识、理论 1.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 78%, 氧气占 21%, 稀有气体占 0.94%, 二氧化碳占 0.03%,其他气体与杂质占 0.03% 。 2.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、CO、SO2、.H2S、NO 等物质 。 3.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(氨气)、CO(一氧化碳)、CO2(二氧化碳)、CH4(烷)、 SO2(二氧化硫)、SO3(三氧化硫)、NO(一氧化氮)、 NO2(二氧化氮)、H2S(硫化氢)、HCl(氯化氢)。 4.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-(硫酸根)、NO3-(硝酸根)、CO32-(碳酸根)、ClO3-(氯酸根)、 MnO4-(高锰酸根)、MnO42-(锰酸根)、PO43-(磷酸根)、Cl-(氯离子)、 HCO3-(碳酸氢根)、HSO4-(硫酸氢根)、HPO42-(磷酸氢根)、 H2PO4-(磷酸二氢根)、OH-(氢氧根)、HS-(硫氢根)、S2-(硫离子)、NH4+(铵根或铵离子)、K+(钾离子)、Ca2+(钙离子)、Na+(钠离子)、Mg2+(镁离子)、Al3+(铝离子)、Zn2+(锌离子)、Fe2+(亚铁离子)、 Fe3+(铁离子)、Cu2+(铜离子)、Ag+(银离子)、Ba2+(钡离子)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: 一价钾钠氢和银,二价钙镁钡和锌; 一二铜汞二三铁,三价铝来四价硅。(氧-2,氯化物中的氯为 -1,氟-1,溴为-1) (单质中,元素的化合价为 0 ;在化合物里,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) 5.化学式和化合价 (1)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.表示一种物质; b.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; ②微观意义 a.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; b.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; ③量的意义 a.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; b.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。 (2)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: a.金属单质。如:钾 K 铜 Cu 银 Ag 等; b.固态非金属。如:碳 C 硫 S 磷 P 等 c.稀有气体。如:氦(气)He 氖(气)Ne 氩(气)Ar 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: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。 如:每个氧气分子是由 2 个氧原子构成,则氧气的化学式为 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:O2(氧气)、N2(氮气) 、H2(氢气) F2(氟气)、Cl2(氯气)、Br2(液态溴)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:臭氧 O3 等 (3)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:先读的后写,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:读成“某化某”,如:MgO(氧化镁)、NaCl(氯化钠)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:读成“某酸某”,如:KMnO4(高锰酸钾)、K2MnO4(锰酸钾) MgSO4(硫 酸镁)、CaCO3(碳酸钙) (4)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,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: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: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。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:a.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;b.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,并约成最简比;c.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。 6.核外电子排布:1-20 号元素(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)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 2n2 个电子(n 表示层数)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(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 2 个)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: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< 4,易失电子,化学性质活泼。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≥ 4,易得电子,化学性质活泼。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(He 有 2 个),结构稳定,性质稳定。 7.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;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:“写”、“配”、“注”“等”。 8.酸碱度的表示 方法 ——pH 说明:(1)pH=7,溶液呈中性;pH 7,溶液呈碱性。 (2)pH 越接近 0,酸性越强;pH 越接近 14,碱性越强;pH 越接近 7,溶液的酸、碱性就越弱,越接近中性。 9.金属活动性顺序表: (钾、钙、钠、镁、铝、锌、铁、锡、铅、氢、铜、汞、银、铂、金) 说明:(1)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,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; (2)排在氢左边的金属,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;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。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: ★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2022 ★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★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★ 202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★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 ★ 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范文3篇 ★ 初中有机化合物知识点 ★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★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★ 中考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var _hmt = _hmt || []; (function() { var hm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"script"); hm.src = "https://hm.baidu.com/hm.js?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";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hm, s); })();

2,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(完整版)

初中化学知识点 总结 归纳有哪些?化学是初中接触的一门学科,也比较难,学校有句 名言 “化学是普遍的,考试是特殊的”有化学弱点的同学总结一下,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。一起来看看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(完整版),欢迎查阅! ▼▼目录▼▼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中化学期末知识点 ● 初中化学的15条化学重点知识 一、酸的五条通性: 1.酸与指示剂反应,遇石蕊变红 2.酸与某些金属反应,生成盐和氢气 3.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,生成盐和水 4.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.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二、碱的四条通性: 1.碱【溶液】与指示剂反应,遇石蕊变蓝,酚酞变红 2.【可溶性】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,生成盐和水 3.碱与酸反应,生成盐和水 4.【可溶性】碱与【可溶性】盐反应,生成新碱和新盐 三、如何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可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 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(十水碳酸钠),其水溶液呈碱性 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,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,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。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。 四、如何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,滴加硝酸银溶液,产生白色沉淀后加【足量】稀硝酸,若沉淀不消失(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),则证明有氯离子 五、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,滴加硝酸钡溶液,产生白色沉淀后加【足量】稀硝酸,若沉淀不消失(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),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,不能用银离子(硫酸银微溶于水),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,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 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,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 六、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.〔酸〕用试管取少量样品,滴加【足量】稀盐酸,若有气泡则变质。 2.〔碱〕用试管取少量样品,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,若有沉淀产生,则变质。 3.〔盐〕用试管取少量样品,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,若有沉淀产生,则变质。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【全部】变质?〔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〕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,产生白色沉淀(碳酸根离子除去),滴加无色酚酞试液,若溶液变红,则部分变质。不变红则全部变质。 七、如何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【适量】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,产生白色沉淀后过滤,取滤液即可。贴士:适量是指恰好完全反应,要做到很难, 说说 很简单……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或碳酸钡。 八、如何只用一种物质鉴别其他物质 1.水溶解性、(溶解时)温度、(溶解后)颜色 2.指示剂(可鉴别酸碱) 3.酸(可鉴别金属等) 4.碱(可鉴别非金属氧化物等) 5.碳酸盐(可鉴别酸,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) 九、金属的化学性质 1.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.金属1与【可溶性】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(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) 3.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(不包括一切化学反应):分解反应(一个变多个)、化合反应(多个变一个)、置换反应(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)、复分解反应(两种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) 十、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,加【足量】酸,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,若石灰水变浑浊,则证明有碳酸根离子 十一、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,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十二、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金属要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氢的前面,酸必须是盐酸或稀硫酸,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,否则会产生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十三、金属与【可溶性】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不能是钾、钙、钠等活泼金属,它们将先与水反应生成碱,不会先与盐反应 十四、常见的颜色与状态 铜离子蓝色,亚铁离子【浅】绿色,铁离子黄色,氧化铜黑色固体粉末,氢氧化铁红褐色絮状沉淀,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,氢气火焰淡蓝色(天蓝色),碳酸钠白色固体粉末,氢氧化钙白色固体粉末 检验物质时,常用的物理性质有: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导电性磁性等 除气体杂质:用固体或液体 例:二氧化碳中有氯化氢气体,可用硝酸银溶液(变为氯化银沉淀)或【饱和】碳酸氢钠溶液(反应掉氯化氢产生二氧化碳)去除 十五、除固体杂质:用气体或液体 例:氯化钠中有碳酸钙,可加水溶解,过滤后蒸发结晶;铜粉中有锌粉,可用铜盐溶液(置换)或酸(反应);氧化铜中有碳粉,可直接灼烧(C变为CO2) 除液体杂质:将杂质转化为水或气体或沉淀 例:氯化钠溶液中有硫酸铜,可加【适量】氢氧化钡溶液(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是沉淀) >>> ● 初三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、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(一)、固体的颜色 1、红色固体:铜,氧化铁 2、绿色固体:碱式碳酸铜 3、蓝色固体:氢氧化铜,硫酸铜晶体 4、紫黑色固体:高锰酸钾 5、淡黄色固体:硫磺 6、无色固体:冰,干冰,金刚石 7、银白色固体:银,铁,镁,铝,汞等金属 8、黑色固体:铁粉,木炭,氧化铜,二氧化锰,四氧化三铁,(碳黑,活性炭) 9、红褐色固体:氢氧化铁 10、白色固体:氯化钠,碳酸钠,氢氧化钠,氢氧化钙,碳酸钙,氧化钙,硫酸铜,五氧化二磷,氧化镁 (二)、液体的颜色 11、无色液体:水,双氧水 12、蓝色溶液:硫酸铜溶液,氯化铜溶液,硝酸铜溶液 13、浅绿色溶液:硫酸亚铁溶液,氯化亚铁溶液,硝酸亚铁溶液 14、黄色溶液:硫酸铁溶液,氯化铁溶液,硝酸铁溶液 15、紫红色溶液:高锰酸钾溶液 16、紫色溶液:石蕊溶液 (三)、气体的颜色 17、红棕色气体:二氧化氮 18、黄绿色气体:氯气 19、无色气体:氧气,氮气,氢气,二氧化碳,一氧化碳,二氧化硫,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. 二、初中化学之三 1、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:造纸,制火药,烧瓷器. 2、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:爆炸,燃烧,缓慢氧化. 3、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:分子,原子,离子. 4、不带电的三种微粒:分子,原子,中子. 5、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: (1)、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; (2)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; (3)、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. 6、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:质子,中子,电子. 7、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: (1)工业“三废”任意排放, (2)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(3)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、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:排水法(不容于水的气体),向上排空气法(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),向下排空气法(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). 9、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:原子种类不变,原子数目不变,原子质量不变. 10、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:增加溶质,减少溶剂,改变温度(升高或降低). 11、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:生成水、气体或者沉淀 12、三大化学肥料:N、P、K 13、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:一氧化碳、氮的氧化物,硫的氧化物. 14、燃烧发白光的物质:镁条,木炭,蜡烛. 15、具有可燃性,还原性的物质:氢气,一氧化碳,单质碳. 16、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:氢气(理想),一氧化碳(有毒),甲烷(常用). 17、CO的三种化学性质:可燃性,还原性,毒性. 18、三大矿物燃料:煤,石油,天然气.(全为混合物) 19、三种黑色金属:铁,锰,铬. 20、铁的三种氧化物:氧化亚铁,三氧化二铁,四氧化三铁. 21、炼铁的三种氧化物:铁矿石,焦炭,石灰石. 22、常见的三种强酸:盐酸,硫酸,硝酸. 23、浓硫酸的三个特性:吸水性,脱水性,强氧化性. 24、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:火碱,烧碱,苛性钠. 25、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:氧化铜,水(氧化氢),二氧化碳. 26、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:硝酸,浓硫酸,碳酸钠. 27、酒精灯的三个火焰:内焰,外焰,焰心. 28、使用酒精灯有三禁: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,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,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. 29、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:搅拌、引流、转移 30、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:(1)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,(2)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,(3)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. 31、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:计算,称量,溶解. 32、浓配稀的三个步骤:计算,量取,溶解. 33、浓配稀的三个仪器:烧杯,量筒,玻璃棒. 34、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:浓硫酸,氢氧化钠,生石灰. 35、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:滤纸破损,仪器不干净,液面高于滤纸边缘. 36、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:不能用手接触药品,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,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. 37、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:(1)金属的位置越靠前,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,它的活动性就越强;(2)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,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;(3)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. 38、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:(1)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,(2)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(3)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. 39、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:(1)温度,(2)是否搅拌(3)固体颗粒的大小 40、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:铁,水,氧气. 41、溶质的三种状态:固态,液态,气态. 42、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:溶质的性质,溶剂的性质,温度. 三、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、空气:氮气(N2)和氧气(O2) 2、水煤气:一氧化碳(CO)和氢气(H2) 3、煤气:一氧化碳(CO) 4、天然气:甲烷(CH4) 5、石灰石/大理石:(CaCO3) 6、生铁/钢:(Fe) 7、木炭/焦炭/炭黑/活性炭:(C) 8、铁锈:(Fe2O3) 四、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、氯化钠(NaCl):食盐 2、碳酸钠(Na2CO3):纯碱,苏打,口碱 3、氢氧化钠(NaOH):火碱,烧碱,苛性钠 4、氧化钙(CaO):生石灰 5、氢氧化钙(Ca(OH)2):熟石灰,消石灰 6、二氧化碳固体(CO2):干冰 7、氢氯酸(HCl):盐酸 8、碱式碳酸铜(Cu2(OH)2CO3):铜绿 9、硫酸铜晶体(CuSO4.5H2O):蓝矾,胆矾 10、甲烷(CH4):沼气 11、乙醇(C2H5OH):酒精 12、乙酸(CH3COOH):醋酸 13、过氧化氢(H2O2):双氧水 14、汞(Hg):水银 15、碳酸氢钠(NaHCO3):小苏打 四、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、显酸性的溶液: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(硫酸氢钠、硫酸氢钾等) 2、显碱性的溶液: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(碳酸钠、碳酸氢钠等) 3、显中性的溶液: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>>> ● 初中化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:走进化学世界 1.化学变化:生成了 其它 物质的变。 2.物理变化: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。 3.物理性质: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,如:颜色、状态、密度、气味、熔点、沸点、硬度、水溶性等。 4.化学性质: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,如:可燃性、助燃性、氧化性、还原性、酸碱性、稳定性等。 5.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(1)用于加热的仪器--试管、烧杯、蒸发皿、燃烧匙。 (2)测容器--量筒(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)。 (3)称量器--托盘天平(左物右码)。 (4)加热器皿--酒精灯。 (5)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--漏斗、长颈漏斗、分液漏斗。 6.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:空气 1.组成:N278%、O221%、稀有气体0.94%、CO20.03%,其它气体与杂质0.03%。 2.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:压强差 (1)可燃物要求:足量且产物是固体,红磷。 (2)装置要求: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: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。 (3)现象:放热,有大量白烟产生,打开弹簧夹后,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/5体积。 (4)结论:O2约占空气体积的1/5。 (5)探究: ①液面上升小于1/5原因:装置漏气,红磷量不足,未冷却完全。 ②能否用铁、镁代替红磷? 不能,原因: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,镁会与N2、CO2反应。 ③能否用碳、硫代替红磷? 不能,原因:产物是气体,不能产生压强差。 3.氧气的性质和制备 (1)氧气的化学性质:支持燃烧,供给呼吸。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: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。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:吸收SO2,防止其污染空气。 (2)氧气的制备: 工业制氧气――分离液态空气法(原理: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)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a.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:固固加热型、固液不加热型(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) 收集装置:根据气体的密度、溶解性。 b.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(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) 查―装―定―点―收―离―熄。 c.催化剂(触媒):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,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。(一变两不变)。 4.常见气体的用途: (1)氧气:供呼吸(如 潜水 、医疗急救)。 支持燃烧(如燃料燃烧、炼钢、气焊)。 (2)氮气:保护气(化性不活泼)、重要原料(硝酸、化肥)、液氮冷冻。 (3)稀有气体(He、Ne、Ar、Kr、Xe等的总称):保护气、电光源(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)、激光技术。 5.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(1)氧气:带火星的木条。 (2)二氧化碳:澄清的石灰水。 (3)氢气:将气体点燃,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;或者,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,再通过无水硫酸铜。 第三单元:物质构成的奥秘 1.分子 (1)概念:由分子构成的物质,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,化学变化中可分。 (2)三个基本性质(一小二动三间隔) 影响因素(温度、压强)。 2.原子 (1)概念: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,化学变化中不可分。(2)三个基本性质(一小二动三间隔)。 (3)构成:原子核(质子〔+〕、中子)和核外电子〔-〕。 核电荷数=质子数=核外电子数=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≈质子数+中子数 3.离子 (1)概念: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。 (2)表示方法及意义:如Fe3+: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。 4.元素 (1)概念:具有相同核电荷数(质子数)的一类原子的总称。 (2)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。 (3)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。 注: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(Mg,He最外层电子数为2)。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(He,Ne均为稳定结构)。 5.化合价和化学式 (1)化合价 a.写法及意义:MgCl2: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+2价。 b.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+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。 3Fe2+:3个亚铁离子。 c.化合物中各元素正、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,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。 (2)化学式 ①写法: a.单质:金属、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;而氧气、氢气、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,其化学式表示为O2、H2、N2。 b.化合物:正价在前,负价在后(NH3、CH4除外)。 ②意义:如化学式H2O的意义:4点,化学式Fe的意义:3点。 ③计算: a.计算相对分子质量=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×原子个数之和。 b.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:相对原子质量×原子个数之比。 c.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。 第四单元:自然界的水 1.水 (1)水的组成 测定方法和原理(电解水) 结论: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,H2(负极)与O2(正极)的体积比为2:1,质量比为1:8。 (2)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和净化原理 沉淀――过滤――吸附――消毒。 活性炭作用:吸附(色素和异味)。 区分硬、软水方法:肥皂水。 水的两种软化方法:(生活中)煮沸,(实验室)蒸馏。 2.物质分类 混合物: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,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。 纯净物:由一种物质组成。 单质: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。 化合物: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。 氧化物: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,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。 第五单元:化学方程式 1.质量守恒定律 (1)概念(反应物和生成物前后质量不变)。 (2)原因(三不变-原子种类、数目、质量反应前后不变)。 (3)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。 说明: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,不适用于物理变化。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“总和”中。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(如气体)有无遗漏。 2.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: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。 ②分解反应: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。 ③置换反应: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,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。 第六单元:碳和碳的氧化物 1.碳的几种单质 (1)金刚石(C)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,可用于制钻石、刻划玻璃、钻探机的钻头等。 (2)石墨(C)是最软的矿物之一,有优良的导电性,润滑性。可用于制铅笔芯、干电池的电极、电车的滑块等。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:碳原子的排列不同。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:分子的构成不同。 (3)无定形碳: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.主要有:焦炭,木炭,活性炭,炭黑等。 2.单质碳的化学性质: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,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! (1)常温下的稳定性。 (2)可燃性: 完全燃烧(氧气充足),生成CO2: C+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(氧气不充足),生成CO: 2C+O2点燃2CO (3)还原性:C+2CuO高温2Cu+CO2↑ (置换反应)应用:冶金工业 现象: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,石灰水变浑浊。 2Fe2O3+3C高温4Fe+3CO2↑ 3.二氧化碳的制法 (1)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)原理: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: CaCO3+2HCl==CaCl2+H2O+CO2↑ 2)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3)气体收集方法:向上排空气法 4)验证方法: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,如能变浑浊,则是二氧化碳。 验满方法:用点燃的木条,放在集气瓶口,木条熄灭。则已集满二氧化碳 (2)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: 煅烧石灰石:CaCO3高温CaO+CO2↑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:CaO+H2O=Ca(OH)2 4.二氧化碳的性质 (1)物理性质:无色,无味的气体,密度比空气大,能溶于水,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----干冰 (2)化学性质: 1)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,也不支持燃烧,不能供给呼吸 2)与水反应生成碳酸:CO2+H2O==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, H2CO3==H2O+CO2↑碳酸不稳定,易分解 3)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: CO2+Ca(OH)2==CaCO3↓+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)与灼热的碳反应: C+CO2高温2CO(吸热反应) (3)用途:灭火 原理:Na2CO3+2HCl==2NaCl+H2O+CO2↑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,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、制冷剂 5.一氧化碳 (1)物理性质:无色,无味的气体,密度比空气略小,难溶于水。 (2)有毒: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,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。 (3)化学性质:(H2、CO、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:①可燃性②还原性) 1)可燃性:2CO+O2点燃2CO2(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)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:发出淡蓝色的火焰。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:发出蓝色的火焰。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: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。 鉴别:H2、CO、CH4可燃性的气体:看燃烧产物(不可根据火焰颜色) 2)还原性:CO+CuO△Cu+CO2应用:冶金工业 现象: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,石灰水变浑浊。 Fe2O3+3CO高温2Fe+3CO2 (现象: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,石灰水变浑浊。) 除杂:CO[CO2]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: CO2+2NaOH==Na2CO3+H2O CO2[CO]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+CuO△Cu+CO2 CaO[CaCO3]只能煅烧(不可加盐酸) CaCO3高温CaO+CO2↑ 注意: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: CaCO3+2HCl==CaCl2+H2O+CO2↑ (CO32-的检验:先加盐酸,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。) 第七单元:燃料及应用 1.燃烧和灭火 (1)燃烧的条件:(缺一不可) a.可燃物b.氧气(或空气)c.温度达到着火点 (2)灭火的原理:(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) a.消除可燃物b.隔绝氧气(或空气) c.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(3)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:可燃物的性质、氧气的浓度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: a.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b.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。 (4)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CaO+H2O=Ca(OH)2放热反应 2、化石燃料 (1)三大化石燃料:煤、石油、天然气(主要成分甲烷) 甲烷的化学式:CH4(最简单的有机物,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) 物理性质:无色,无味的气体,密度比空气小,极难溶于水。 化学性质:可燃性 CH4+2O2点燃CO2+2H2O(蓝色火焰) (2)乙醇汽油-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乙醇(俗称:酒精,化学式:C2H5OH) 化学性质:可燃性 C2H5OH+3O2点燃2CO2+3H2O 优点: a.减少环境污染 b.节约化石燃料 c.促进农业发展 (3)新能源:氢能源(最清洁的能源)、太阳能、核能、风能、地热能、潮汐能 第八单元:金属和金属材 1.物理性质 (1)金属的物理性质: a.常温下一般为固态(汞为液态),有金属光泽。 b.大多数呈银白色(铜为紫红色,金为黄色) c.有良好的导热性、导电性、延展性 (2)合金: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(或金属与非金属)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. 铁合金――生铁和钢:主要成份都是铁,但含碳量不同 钛合金:熔点高、密度、机械性能好、耐腐蚀性强、“相溶性”等 2.金属的化学性质 (1)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(2)金属+酸→盐+H2↑ (3)金属+盐→另一金属+另一盐 (条件:“前换后,盐可溶”) Fe+CuSO4==Cu+FeSO4(“湿法冶金”原理) 3.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: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: (1)金属的位置越靠前,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(2)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、稀硫酸中的氢(不可用浓硫酸、硝酸) (3)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。(除K、Ca、Na) 4.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(1)铁的冶炼 原理:在高温下,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。 3CO+Fe2O3高温2Fe+3CO2 原料:铁矿石、焦炭、石灰石、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:磁铁矿(主要成分是Fe3O4)、赤铁矿(主要成分是Fe2O3) (2)铁的锈蚀 a.铁生锈的条件是:铁与O2、水接触(铁锈的主要成分:Fe2O3?XH2O) (铜生铜绿的条件:铜与O2、水、CO2接触。铜绿的化学式:Cu2(OH)2CO3) b.防止铁制品生锈的 措施 :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:如涂油、刷漆、电镀等 ③制成不锈钢 >>>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(完整版)相关 文章 : ★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★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★ 超详细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★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★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归纳精华版 ★ 初中化学知识点最全总结归纳 ★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★ 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★ 初中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★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大全 var _hmt = _hmt || []; (function() { var hm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"script"); hm.src = "https://hm.baidu.com/hm.js?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";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hm, s); })();

3,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(人教版)

初中化学知识总结(识记部分)

一、物质的学名、俗名及化学式

⑴金刚石、石墨:C⑵水银、汞:Hg (3)生石灰、氧化钙:CaO(4)干冰(固体二氧化碳):CO2 (5)盐酸、氢氯酸:HCl(6)亚硫酸:H2SO3 (7)氢硫酸:H2S (8)熟石灰、消石灰:Ca(OH)2 (9)苛性钠、火碱、烧碱:NaOH (10)纯碱:Na2CO3 碳酸钠晶体、纯碱晶体:Na2CO3·10H2O (11)碳酸氢钠、酸式碳酸钠:NaHCO3 (也叫小苏打) (12)胆矾、蓝矾、硫酸铜晶体:CuSO4·5H2O (13)铜绿、孔雀石:Cu2(OH)2CO3(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) (14)甲醇:CH3OH 有毒、失明、死亡 (15)酒精、乙醇:C2H5OH (16)醋酸、乙酸(16.6℃冰醋酸)CH3COOH(CH3COO- 醋酸根离子) 具有酸的通性 (17)氨气:NH3 (碱性气体) (18)氨水、一水合氨:NH3·H2O(为常见的碱,具有碱的通性,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) (19)亚硝酸钠:NaNO2 (工业用盐、有毒)

二、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

1、白色固体:MgO、P2O5、CaO、 NaOH、Ca(OH)2、KClO3、KCl、Na2CO3、NaCl、无水CuSO4;铁、镁为银白色(汞为银白色液态)

2、黑色固体:石墨、炭粉、铁粉、CuO、MnO2、Fe3O4▲KMnO4为紫黑色

3、红色固体:Cu、Fe2O3 、HgO、红磷▲硫:淡黄色▲ Cu2(OH)2CO3为绿色

4、溶液的颜色:凡含Cu2+的溶液呈蓝色;凡含Fe2+的溶液呈浅绿色;凡含Fe3+的溶液呈棕黄色,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。(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)

5、沉淀(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):①盐:白色↓:CaCO3、BaCO3(溶于酸) AgCl、BaSO4(也不溶于稀HNO3) 等②碱:蓝色↓:Cu(OH)2 红褐色↓:Fe(OH)3白色↓:其余碱。

6、(1)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:NH3、SO2、HCl(皆为无色)

(2)无色无味的气体:O2、H2、N2、CO2、CH4、CO(剧毒)

▲注意: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:盐酸、硝酸、醋酸。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。

7、有毒的,气体:CO 液体:CH3OH 固体:NaNO2 CuSO4(可作杀菌剂 ,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——波尔多液)

三、物质的溶解性

1、盐的溶解性

含有钾、钠、硝酸根、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

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,其他都溶于水;

含SO42-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,其他都溶于水。

含CO32- 的物质只有K2CO3、Na2CO3、(NH4)2CO3溶于水,其他都不溶于水

2、碱的溶解性

溶于水的碱有:氢氧化钡、氢氧化钾、氢氧化钙、氢氧化钠和氨水,其他碱不溶于水。难溶性碱中Fe(OH)3是红褐色沉淀,Cu(OH)2是蓝色沉淀,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。(包括Fe(OH)2)注意: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,

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。如:Mg(OH)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

3、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,(酸性氧化物+水→酸)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,能溶的有:氧化钡、氧化钾、氧化钙、氧化钠(碱性氧化物+水→碱)

四、化学之最

1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。 2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。

3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。 4、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。

5、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。 6、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。

7、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

8、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。9、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。

10、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。11、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。

12、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。13、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。

14、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。15、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;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:山西省;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(西汉发现[刘安《淮南万毕术》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” ]、宋朝应用);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;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。

4,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都有哪些

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有很多。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、组成、结构、变化、用途、制法,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。化学与工业、农业、日常生活、医学、材料等均有十分紧密的联系。如:煤,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等物质。化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,或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联。传统的化学常常都是关于两种物质接触、变化,即化学反应,又或者是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。这些变化有时会需要使用电磁波,当中电磁波负责激发化学作用。不过有时化学都不一定要关于物质之间的反应。光谱学研究物质与光之间的关系,而这些关系并不涉及化学反应。